這些國家為什麼要對電子煙宣戰,它不是比香菸好嗎?
電子菸不是沒有尼古丁,也不會產生二手菸嗎,為什麼要禁?
醫學面來看,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於2019年9月26日發布消息,在美國46個州爆發了與使用電子煙相關的805個肺損傷案例,其中12人死亡;所有個案都曾使用電子煙,72%是男性、67%年齡介於18-34歲之間、16%年齡小於18歲,38%小於21歲。吸食電子煙是指使用者以加熱器裝置加熱特定液體產生煙霧後,將煙霧經口吸入;電子煙液體可以包含尼古丁、四氫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大麻素(cannabinoid)、及其他成癮物質和添加劑,例如丙二醇、植物甘油、醋酸鹽為他命E等,成分種類眾多,可高達8000多種。
「有效輔助戒菸,擬真口感,沒有尼古丁,照樣享受媲美香菸的擊喉感。」這是一則電子菸的廣告,很多老菸槍為了健康,決心戒菸,都會用電子菸做為過渡。
但現在包括美國、加拿大、台灣等很多國家,都開始嚴格管制電子菸,甚至連傳統香菸都沒全面禁止,卻全面封殺電子菸,到底是為什麼?
原來,電子菸在大部份國家被當成3C產品來賣,因為造型新潮、口味多變,在歐美青少年之間愈來愈流行,變成一種時尚,更變成許多青少年「進階」抽真正的香菸之前的過渡。
而電子菸對身體無害的看法,也慢慢被推翻,電子菸不但對抽的人有害,也會製造二手菸。
「我抽菸二十幾年,算是個老菸槍了,去年開始用電子菸戒菸,已經成功戒菸一年半了,」聽了廣播,在飛機上比鄰而坐的屏東房地產開發商簡尚輝對記者說,「不懂為什麼要禁,應該像英國一樣鼓勵才對。」
口味多變、造型酷炫 年輕人迷上電子菸
英國官方2015年的一份研究,指出抽電子菸有助於戒菸,且電子菸對人身的傷害比真正的香菸少95%。《英國廣播公司》(BBC)2016年也報導,英國皇家醫學院一份研究報告 ,建議英國政府鼓勵菸槍用電子菸戒菸。
但亞洲的台灣、新加坡和澳門,卻全面禁止電子菸,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則是在近一、兩年開始採取嚴加監管。
真正的香菸口味和造型變化有限,但電子菸就不一樣了。
「爆珠藍莓」、「檸檬百香果」、「清涼爆口青蘋果」、「甜美香草」、「草莓少女心」、「奧利奧巧克力牛奶」,這些都是不同口味的電子菸菸液,不但口味多變,造型和功能更是酷炫,近年來在全球青少年間開始流行,曼谷Asia Teak碼頭夜市,水煙館裡滿滿都是年輕人,他們抽的就是仿古早水菸筒的電子菸。
根據美國公共衛生局(US Surgeon General)2016年的統計,2011至2015年,全高中生吸電子菸的人數增加了9倍。FDA局長嘉利伯(Scott Gottlieb)則指出,截至2017年底,全美吸食電子菸的高中生,已經超過兩百萬人。
由於電子菸問世的時間還不長,它到底是香菸?還是食品?還是電子產品?電子菸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害?和香菸相比何者危害較大?至今沒有定論。
也正因為如此,各國對電子菸該歸誰管?該怎麼管?一直沒有共識,各國採取的管理方式也不一樣(見表)。
各國對電子菸的監管
美國 | 2018年9月,要求電子菸製造商和通路60天內證明未成年人不會接觸到其生產的電子菸。 聯邦航空總署2015年初以消防安全為理由,要求航空公司禁止托運行李裡有電子菸,可以隨身攜帶,但飛行中不得吸食。 紐約州2017年11月開始,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包括學校,禁止抽電子菸。 |
英國 | 採三軌制,尼古丁電子菸分醫療用及一般使用,非尼古丁電子煙屬一般消費產品。 |
台灣 | 目前未開放電子菸產品上市,電子菸屬違法產品。 衛生福利部認為電子菸的菸液成分是人工添加尼古丁或其他化學物質,非《菸害防制法》第2條第1款「全部或部分以菸草或其代用品為原料加工之製品」,因此不是《菸害防制法》規範的產品。 |
在台灣,電子菸屬違法商品,衛福部、食藥署也曾多次對外表示電子菸的安全性尚未經確認,同時也沒有足夠證據證實其有助於戒菸。和台灣一樣全面禁止電子菸的,還有新加坡和澳門。 |
電子菸是無害的香菸替代品?恐怕並非如此
今年5月,美國參議員舒默(Charles Schumer)帶著一名對電子菸重度上癮的高中生所羅門(Jack Solomon)召開記者會,要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加強監管電子菸。
舒默指出,現在的電子菸,體積小得像大姆哥,學生很容易偷偷夾帶進教室。今年才15歲的所羅門,就是這樣對電子菸尤爾(Juul)重度上癮。Juul宣稱適合以前沒抽過菸的人,有多種水果味道,售價49.99美元。
所羅門3年前開始抽,現在癮已經很大了,想戒都戒不掉。他說,他和同齡的朋友都迷上吸電子菸,偷帶進教室,老師根本不知道那是電子菸,因為它做得很小,看起來USB。
到底電子菸是什麼東西?
電子菸正式名稱是電子霧化器(VAPE),是一種可充電的霧化器,靠著加熱線圈,將混合了丙二醇、植物甘油、化學調味香料或尼古丁的菸油,使液體產生煙霧。
因為沒有一般香菸的焦油和抽菸產生的一氧化碳,贊成者視之為無害的香菸替代品,反對者認為電子菸對人體的危害更甚於普通香菸,因為電子菸雖然沒有香菸致癌的焦油成份,但香味化學物被霧化之後的煙霧已經發現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且煙霧中的細微顆粒,對肺部危害甚大。
電子菸沒有尼古丁?誤會可大了
今年5月,美國一名青少女,便因為抽電子菸,被送進重症加護病房。
根據美國醫學期刊《兒科》(Pediatrics)報導,一名原本身體健康的18歲高中女生,開始抽電子菸不久,便出現呼吸窘迫、咳嗽和胸部刺痛的症狀,而且無法深呼吸。三週之後,她因為情況變糟被送急診,然後又被送進重症加護病房。她的肺因為電子菸中的化學物質受損發炎,進而引發免疫系統反應,導致血管滲漏(Leaky),造成肺部嚴重積水。
《兒科》同時也報導,學者針對兩名懷孕婦女的一份研究證明,孕婦媽咪抽電子菸,對胎兒的體重生長和肺部有影響。
舒默指出,一般人以為電子菸沒有尼古丁簡直是天大的誤解,一管電子菸裡所含的尼古丁,就等於一包傳統香菸,非常容易上癮,因此吸食電子香菸的青少年,成年後多數都會抽菸。(延伸閱讀:電子煙騙很大 台灣七成含尼古丁)
康州大學(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化學家迪米塞提(Karteek Kadimisetty)則是發現,電子香菸和普通香菸一樣會致癌。
「我從來沒有想過電子香菸對DNA的危害和普通香菸一樣,」卡迪米塞提說,不僅含有尼古丁的電子香菸和普通香菸一樣有害,不含尼古丁的電子香菸,和有過濾嘴的普通香菸的危害一樣大,這可能是因為電子香菸中有很多化學品添加劑,他們損傷DNA,由DNA損傷導致的細胞突變,會引發癌症。(天下雜誌:吳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