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歷年成果 / 111學年 / 社區關係 / 正向心理 / 正向心理-幸福五元素

正向心理(Positive Psychology 是甚麼?

相信大家最近幾個月或多或少都會被社會狀況影響,導致一些負面思緒浮現,想藉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幾個由正向心理學角度令你變得更快樂的方法。

 

令你變得更快樂的方法

正向心理非常有趣又具實踐性。你有想過原來搬家也會令你更快樂嗎?

快樂基線(happiness baseline)是正向心理學的其中一個重要理論。意思是,絕大部分的事件,不管是好到讓你快樂無比或是壞得令你痛不欲生,你的快樂程度都會慢慢回復到它的基線。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人類是能夠適應大部分的事件,安然無恙地活下去。

 

但是,一些心理研究指出兩種例外的情況,分別為:居住環境的噪音和居住與工作環境的距離。

 

首先,人是不能適應噪音的。因為噪音會令我們無時無刻保持一個非常警覺的狀態下。而有研究指出,通勤時間過長的話亦會影響快樂水平。以上兩種情況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會無甚意義地消耗我們有限的精力。對於有限的資源,我們都想盡量放在更有意義的地方上。所以,如果你的居所長期有噪音滋擾,又或者距離你的工作環境較遠的話,筆者建議你為自己的心理健康及快樂著想,可以考慮一下搬家的可能性。將你寶貴的精力留在更有意義的地方上。

 

靜觀(Mindfulness

靜觀是一種訓練,訓練我們將注意力放在當下的一刻。為甚麼將注意當下一刻能夠使我們快樂呢?

 

第一,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投入日常生活中活動,把握當中的細節。

 

享受美食相信是不少人的愛好,特別是辛勞一天過後,吃一頓豐富美味的佳餚絕對會將當天的苦惱一掃而空。就算簡單至一道家常小菜,當中已經包含很多令人愉悅的細節,例如它的香氣、味道,甚或是思及為你做這道菜的人的用心,種種都可以提醒我們,令我們快樂的元素其實無處不在,只是我們有沒有用心去感受當下一刻,覺察到快樂的存在。

 

第二,學習靜觀有助我們不被負面思維掌控。

可能大家都會有過這種的經驗:等過馬路的時候剛好錯過紅綠燈,然後你會想:「糟了!我可能因為這樣就要遲到了,肯定又要被老闆教訓了⋯⋯」再進階一點,甚至會開始懷疑起自己的能力,使得自己自信低落。你會發現這些負面思緒像是滾雪球一樣,明明一開始只是一件小事,但在滾雪球效應下會變得相當嚴重,變成讓自己困擾非常的大事。

 

練習靜觀可以幫助你覺察負面情緒,懂得在適當的時候作出回應,使得自己不至於瀕臨邊緣才發現事情一發不可收拾。

 

學習靜觀非常簡單,各位可以利用樹洞團隊的靜觀錄音,每日花10-20分鐘訓練;有興趣了解更多的讀者亦可以留意一些靜觀課程。

 

找到自己在社會的角色

很多心理學研究一致認同,當人找到自己在社會的角色會變得更快樂。

首先,我們需要融洽的社交關係,有可以互相支持的朋友。當你得到別人支持,及感到被需要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自己是有價值和被重視的。

除了社交關係外,找到人生在世的意義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或許你我都曾經思考過:我們可以為社會或團體貢獻些甚麼呢?現在做的事情,受的痛苦,到底是為了甚麼呢?

著名心理學家Viktor Frankl提及,只要人了解到吃苦背後的意義,那麼我們承受痛苦的能力會因為有意義而變得更大,以致我們可以承受比想像中更大或更多的痛苦。

雖然這個方法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執行,也無法像上述方法一樣短期內收到效果,但是凡事都有其開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以下提供兩個起步點供各位讀者參考:

 

一、多聆聽,少說話

 

專心聆聽別人的說話其實是一種需要磨練的技巧。在人與人的溝通之間,很多時候我們會邊聆聽,邊思考該如何回應對方。其實在人際關係中,懂得聆聽別人,尊重對方的人往往比較容易令人有好感。下次與好友見面的時候,不妨試試專心聆聽他的說話,再慢慢思考如何回應,除了讓好友感到被重視外,或許你會想到更多的好點子與他分享呢!

 

二、嘗試不同的新事物

 

承上提及,找到意義對人生來說十分重要。只有我們找到事情的意義,我們才得以繼續挖掘下去,找出自己的興趣和熱情。所以,勇於嘗試不同的事物絕對是大家需要踏出的第一步。只有去嘗試,我們才能揭示自己真正的喜好。而且,當你發現到自己真正的熱情所在,你亦會找到自己在社群中的角色,從而建立起一個正向回饋,使得自己更快樂。

 

三、快樂以外的正向心理學

 

正向心理學涵蓋的範圍十分廣泛,除了研究如何使你變得更快樂之外,亦有一些有趣的課題例如:如何提高效率,提升自信或領導能力等等。

 

人生是個漫長的探索過程,希望樹洞團隊能夠助你一臂之力,與大家一起迎向更快樂,更有意義的旅程!

 

文章選自樹洞- TreeholeHK

 

正向心理學、人際關係與愛情

 

愛情關係總是難在維持,當熱情一過,許多被熱情掩蓋的問題便陸續浮現,以下有10個正向心理學告訴我們的小方法去維持關係的質素。

 

1.          對事不對人。

試著說「我不滿意你做了這件事,因為這件事讓我很不舒服」,而不是說「我不滿意你這個人,你這個人就是這樣,你沒救了。」

2.          不要作出任何鄙視你伴侶的行為。

例如辱罵、嘲笑、開敵意的玩笑等等。

3.          不要控制你的伴侶。

面對批評時,不要只具防衛性(defensive)。應當壓制本能情緒,對事不對人地詳盡地溝通。

4.          不要將你的伴侶的行為當成理所當然,沒有一個人對你好是應份的。

要對你伴侶所做的事、所感興趣的事都產生興趣,若然天生對那些事沒有興趣,那就學習那些事的樂趣吧。

5.          當聆聽伴侶的說話時,要用心及拉近距離(無論身體上或情感上),聆聽時要具同理心(即empathetic listening)。

6.          在發生爭執時,不要只顧著直接跳去結論。

例如還沒作深層次討論時就一口咬定是對方錯,誰是誰非好多時候其實只是理解角度上的分別,可能只是誤會,所以當發生爭執時,就要記住第1247點了。

7.          當和情侶在同一空間時,不要只顧著看電視、玩電話、打遊戲機,應該把注專力多放在伴侶身上。

8.          伴侶之間應是平等的關係,男的可以多分擔家務、女的也可以做一些傳統來說男人做的事情,例如換電燈泡、修理等等。

9.          相愛容易,維持關係卻是很大的學問

10.      一段關係中雙方都要學會改變。愛情其實不只是一種感覺,而是一種行為,是兩個人互相學習互相合作互相推動的行為。

 

本文獲Lo's Psychology授權轉載

校園公告

升學與招生

研習與活動

師生榮譽榜

youtube
youtube
youtube

 

跳至網頁頂部